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知识

股票退市新规

2023-08-29 18:41:43

股票退市新规

退市新规规定:上市公司净利润亏损并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时将被ST(取消了两年亏损的要求),若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并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直接退市,取消恢复上市环节。ST股票相对来说风险较大,涨跌幅度比其他股票要小,ST股票涨跌幅限制为5%,创业板ST股涨跌幅限制为20%,一般不建议投资者操作ST股票。拓展资料:ST在股票上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ST股是指境内上市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被进行退市风险警示的股票。可以这样理解,ST股票就是有风险的股票、而*ST股票则是可能退市的股票。再通俗地讲,ST股票就是“生了病”的股票,而*ST股票则是“快over”的股票。炒股时间长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两种股票可谓是让人深恶痛绝,因为但凡被戴帽的股票,那种走势简直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尤其是刚被戴帽的时候基本就是连续一字跌停,比如著名的康得新(现在叫“*ST康得”),认识戴帽股票并有效防范戴帽股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根据上海交易所2020年新规规定,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出现7种情况将被戴上“ST”帽,原文如下;那什么时候戴“*ST”帽子呢?上交所是这样规定的,如下:根据深圳交易所2020年新规规定,在深交所上市的股票出现6种情况将被戴上“ST”帽,原文如下;其实这个规定和上交所基本相同,只是在规定方面相比上交所少了一个关于失信的规定,但这个其实咱们可以自己想到,一旦真的失信即便规定上没有明确指出,但也肯定不会被允许继续正常运营。而至于加“*ST”的条件和上交所也都一样,我就不多说了,只截图给大家看一下。A股ST规则总结根据咱们上边的信息采集,由于上深两所的规则基本相同,所以老韭对它们进行一个总结性整理,方便大家记忆:A股公司被扣“ST”帽的情形主要有8种:1.大股东无故占用资金(占用金额超过1千万或净资产5%以上);2.公司无故对外担保(除自己控股的子公司外);3.董事会、股东会无法正常召开也不能表决意见;4.会计师事务所有意见;5.公司业务受到影响,未来起码三个月内公司不能正常经营;6.银行账户被冻结;7.连续三年净利润或扣非净利润总有一个是负数而且会计师事务所也认为这公司不大稳定;8.公司被认为是失信人。A股公司被扣“*ST“帽的情形主要有四种:1.最近一年净利润为负且收入小于1亿元;2.最近一年期末净资产为负;3.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不行;4.财务造假被发现,修正后净利润为负且收入小于1亿或净资产为负。这里大家要明确2020新规和以往的不同:2021年股市退市新规 A股退市规则汇总;     一、交易类强制退市

1、沪市主板

      (一)在本所仅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连续120个交易日通过本所交易系统实现的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均低于人民币1元;

      (二)在本所仅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连续120个交易日通过本所交易系统实现的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100万股,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

      (三)在本所既发行A股股票又发行B股股票的上市公司,其A、B股股票的成交量或者收盘价同时触及本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标准;

      (四)上市公司股东数量连续20个交易日(不含公司上市之日起20个交易日)每日均低于2000人;

      (五)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

      (六)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2、科创板

      (一)通过本所交易系统连续120个交易日实现的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200万股;

      (二)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

      (三)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市值均低于3亿元;

      (四)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东数量均低于400人;

      (五)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3、主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4、创业板

      与科创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二、财务类强制退市

1、沪市主板

      13.3.1

      上市公司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相关财务指标触及本节规定的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的,本所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上市公司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相关财务指标触及本节规定的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的,本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13.3.2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一)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为负值且低于人民币1亿元,或追溯重述后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

      (二)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为负值,或追溯重述后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三)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中国证监会表明公司已披露的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导致该年度相关财务指标实际已触及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

      (五)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2、科创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3、深市主板(中小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4、创业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三、规范类强制退市

1、沪市主板

      13.4.1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一)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自前述期限届满的下一交易日起停牌,此后公司在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2个月内仍未改正;

      (二)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半年度报告或者经审计的年度报告,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自前述期限届满的下一交易日起停牌,此后公司在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2个月内仍未披露;

      (三)因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或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未在法定期限内改正,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自前述期限届满的下一交易日起停牌,此后公司在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2个月内仍未改正;

      (四)因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被本所要求限期改正但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自前述期限届满的下一交易日起停牌,此后公司在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2个月内仍未改正;

      (五)因公司股本总额或股权分布发生变化,导致连续20个交易日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自前述期限届满的下一交易日起停牌,此后公司在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1个月内仍未解决;

      (六)公司可能被依法强制解散;

      (七)法院依法受理公司重整、和解和申请;

      (八)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13.4.14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一)公司股票因第13.4.1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情形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后2个月内,仍未披露经改正的财务会计报告;

      (二)公司股票因第13.4.1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情形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后2个月内,仍未披露符合要求的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

      (三)公司股票因第13.4.1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后2个月内,半数以上董事仍然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或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公司股票因第13.4.1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情形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后2个月内,仍未按要求完成整改;

      (五)公司股票因第13.4.1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情形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后6个月内,仍未解决股本总额或股权分布问题;

      (六)公司股票因第13.4.1条第一款第(六)项、第(七)项规定情形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等强制解散条件成就,或者法院裁定公司破产;

      (七)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向本所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八)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申请未被本所同意。

2、科创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3、深市主板(中小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4、创业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四、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

1、沪市主板

      13.5.1

      本规则所称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包括下列情形:

      (一)上市公司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的重大,且严重影响上市地位,其股票应当被终止上市的情形;

      (二)上市公司存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违法行为,情节恶劣,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严重影响上市地位,其股票应当被终止上市的情形。

      13.5.2

      上市公司涉及第13.5.1条第(一)项规定的重大违法行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一)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或者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被中国证监会依据《》第一百八十一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据《》第一百六十条作出有罪生效判决;

      (二)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构成,申请或者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被中国证监会依据《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一百六十条作出有罪生效判决;

      (三)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导致连续会计年度财务类指标已实际触及本章第三节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

      (四)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公司披露的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50%;或者公司披露的净利润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净利润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净利润合计金额的50%;或者公司披露的利润总额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50%;或者公司披露的资产负债表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资产负债表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50%(计算前述合计数时,相关财务数据为负值的,则先取其绝对值再合计计算);

      (五)本所根据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影响等因素认定的其他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的情形。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统称欺诈发行强制退市情形,第(三)项至第(五)项统称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3.5.3

      上市公司涉及第13.5.1条第(二)项规定的重大违法行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一)上市公司或其主要子公司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二)上市公司或其主要子公司被依法吊销主营业务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存在丧失继续生产经营法律资格的其他情形;

      (三)本所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违法行为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严重程度,结合公司承担法律责任类型、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上市地位的影响程度等情形,认为公司股票应当终止上市的。

2、科创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3、深市主板(中小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4、创业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五、主动退市

1、沪市主板

      13.7.1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本所申请主动终止上市:

      (一)公司股东大会决议主动撤回其股票在本所的交易,并决定不再在本所交易;

      (二)公司股东大会决议主动撤回其股票在本所的交易,并转而申请在其他交易场所交易或转让;

      (三)公司向所有股东发出回购全部股份或部分股份的要约,导致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四)公司股东向所有其他股东发出收购全部股份或部分股份的要约,导致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五)除公司股东外的其他收购人向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全部股份或部分股份的要约,导致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六)公司因新设合并或者吸收合并,不再具有独立主体资格并被注销;

      (七)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公司解散;

      (八)中国证监会和本所认可的其他主动终止上市情形。

2、科创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3、深市主板(中小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

4、创业板

      与沪市主板基本一致,文本略有差异。股票st规则最新 2022

最新退市规则:

1、财务类退市指标。

取消单一为负值和低于1000万的指标,新增“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对营业收入的认定作进一步严格要求,需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此外,审计意见也被纳入退市指标,和其他交叉适用。

2、交易类退市指标。

“面值退市”改为“1元退市”,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的市值指标。

3、规范类退市指标。

新增“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数以上董事对于半年报或年报不保真”两类情形,并细化具体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

(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但依法实施的员工人数不计算在内。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提醒: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作删除处理。
标签 新规   退市   股票